“青泥何盘盘,百步九折萦岩峦!”

作为秦陇入蜀的必经之道,凤州河池的青泥岭被誉为“秦陇屏障、巴蜀咽喉”,绵延40多里,距离利州西路路治沔州不过百里,一夫当关,万夫莫开。

正是初冬凌晨,气候干冷,青泥岭南坡的一处山坳中,一队宋军斥候聚集,众人鸦雀无声,都在向北面凤州的方向张望。

树林深处,上百匹身着护具佩戴笼头的战马拴在树上,默然无声,有些战马打着响鼻,有宋军斥候轻抚战马,让其安静。

宋军游骑黝黑强壮,全身圆盔钢甲,马上盾牌弓箭齐全,箭囊满满,伴有绳索等物,从战马的数量来看,显然超过了宋军斥候的数量。

自从宋军占领了河西走廊,四年时间过去,宋军西北边军骑兵骤然增多,战马早已不是稀罕物。就像这些宋军斥候,人人都是一人双马,驮运火炮、弹药的战马还被排除在外。

由于西夏已经并入大宋的版图,夏人工匠也将冷锻技术带入,打造出来的甲胄比原来轻薄了三分之二,但却更加坚硬,50步强弩不能射入。即便是射中了甲片之间的钻孔,箭头也会被钻孔刮得反卷,足见甲胄的坚韧,也有效保护了士卒安全。

山坡上,架着几门子母小炮,炮口幽幽,对准了山道。宋军斥候人人都配有数枚手榴弹,他们的装备,可谓武装到了牙齿。

山林中,树木葱茏,落叶飘零,鸟儿在虬枝歌唱,叽叽喳喳,横柯蔽日,在昼犹昏,寒泉叮咚,宋军斥候们趴着山沟里,几个斥候手里举着千里镜张望,一动不动。

“冉副将,发现鞑靼游骑!”

忽然,有斥候回头轻声说道,趴在山谷中的斥候营副将冉琎吃了一惊,他接过千里镜,向着远处的官道上看去。

宽阔平坦的官道上,清晰的马蹄声传来,紧接着百十号蒙军游骑映入眼帘,正在沿着官道,耀武扬威向南而来。

看这些蒙军游骑在马上怪啸乱叫,不可一世,显然都是身经百战的老兵。

“这些狗贼,竟然在我大宋的国土上任意驰骋。真是该死!”

冉琎嘴里狠狠一句,放下千里镜。

“将军,要不我带人下去,咱们两路夹击,灭了这些鞑靼游骑!”

冉琎弟弟冉璞,向兄长请令。

冉氏兄弟是贵州播州人氏,都是当地有名的神童。宋军恢复西夏,击退鞑靼大军,兄弟二人慕名考入金陵讲武堂。由于兄弟二人年少时曾遍游巴蜀名胜和关隘重镇,对四川地形熟悉,毕业后被分到西北边陲,在利州西路都统制吕文德麾下效力。

兄弟二人弓马娴熟,哥哥冉琎是斥候营副将,弟弟冉璞则是准备将。

历史上,冉氏兄弟还有一层身份,那就是南宋四川制置使余玠的幕僚,大名鼎鼎的钓鱼山军事防御体系,便是冉氏兄弟二人的手笔。

公元1259年,蒙古大汗蒙哥亲率十万之众进攻四川

「如章节缺失请退出#阅#读#模#式」

你看#到的#内#容#中#间#可#能#有#缺#失,退#出#阅#读#模#式,才可以#继#续#阅#读#全#文,或者请使用其它#浏#览#器

章节目录 下一页

穿越南宋当皇帝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,五色梅小说只为原作者浮沉的命运的小说进行宣传。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浮沉的命运并收藏穿越南宋当皇帝最新章节第117章 东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