吴峰离开,赵竑发呆了片刻,长长叹了一声。

因果循环。雪崩之下,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。

怪不得杨太后和吴氏,包括吴氏一门对他横眉立目,也怪不得吴氏放飞自我,原来都有前因后果。

这个赵竑,猪队友,到底做了多少孽啊!

所有的一切,似乎都可以放下了,一切早该放下了。

“陛下,范钟、余玠和曹友闻兄弟在外求见。”

“带他们进来。”

赵竑收拾一下心情,坐好了身子。

董宋臣带着余玠和曹友闻兄弟几人进来,三人单膝跪地,范钟肃拜,一起向赵竑行礼。

“曹友闻,你拿着这两把角弓有何用处?”

赵竑惊讶地看向了曹友闻。

“陛下,这是鞑靼骑兵用的角弓,一强一弱,射程可达200步,弱弓也是100步左右,比我军步弓要射程上要远出二三十步,射速更快。此次交战,我军将士死伤,大多都是因为蒙军的羽箭。”

曹友闻把角弓拿了上来,赵竑拿着看了片刻。

“我军能仿造吗?军中的将士能拉得开吗?”

赵竑问了起来,话出口觉得有些可笑。

难道还要从火器时代回到冷兵器时代吗?

“陛下,臣问过工匠,蒙古弓,尤其是弓弦用特殊方法泡制,不惧雨雪,我军难以仿制。即便是工匠们能够仿制,我军弓箭手人数,不过占全军的三成,甚至两成,人数少不说,能拉开的将士仅有一半。蒙军射出两三箭,我军只能射出一箭。恐怕还得另寻它法。”

曹友闻仔细说了出来。

赵竑点了点头。和蒙军比骑射,确实是自寻死路。弓弩手虽然人数不少,但受制于射程,难以中远程射杀。

蒙军骑兵,人人配备弓箭,骑射步射样样精通。相比宋军三到四成的弓弩手,蒙军弓箭手人数显然更具优势。

更重要的是,蒙军吃肉长大,力量上也处于优势,加上从小训练,在射箭的速度、频率上,蒙军也绝对占优。

“陛下,既然火炮能够打出数百步,那么细管的突火枪改造一下,是不是也能如火炮一样杀敌?射程或许不够,但射速上却可以弥补。”

余玠的话,让赵竑尴尬一笑。

余玠说的,不就是后世的火铳吗?

蒙军大多数都是皮甲,铁甲尚未普及,若是造出精良的火铳,足可以和蒙军的羽箭抗衡。

不过,火绳枪受制于天气和繁琐的装填弹药,让他对这一事物缺乏热情。

从一开始,他就是想奔着自发火铳去的,但江南兵器制造司进度并不理想,一直没有什么下文。

“曹友闻,朕知道了。接下来,朕会立即安排此事。”

赵竑赞赏地点了点头。

能从大战中找出不足,发现问题,曹友闻这个主帅,终于没有让他失望。

「如章节缺失请退出#阅#读#模#式」

你看#到的#内#容#中#间#可#能#有#缺#失,退#出#阅#读#模#式,才可以#继#续#阅#读#全#文,或者请使用其它#浏#览#器

章节目录 下一页

穿越南宋当皇帝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,五色梅小说只为原作者浮沉的命运的小说进行宣传。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浮沉的命运并收藏穿越南宋当皇帝最新章节第117章 东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