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夏乾定四年七月,蒙古大军攻城略地,攻陷了西夏除兴灵之地的绝大部分国土。

战云密布,大军压境,太上皇李遵顼、皇帝李德旺接连忧惧而死,太上皇李遵顼谥英文皇帝,庙号神宗。而皇帝李德旺谥庙号献宗,连个谥号、陵号都没有。

仓促之下,皇帝李德旺之侄,22岁的南平王李睍被西夏朝臣拥立继位,这也是西夏自李元昊称帝以来的第十位皇帝。

李睍即位,改元保义,乾定四年也成了保义元年。

冬日传来军情,蒙古大汗铁木真亲率大军围攻灵州,大有一举拿下灵州城之势。

坏消息传来,西夏朝野上下人心惶惶,大有王朝末日,气数已尽之象。

谁也不知道,李睍是不是西夏国的最后一位皇帝?

蒙古人兵锋太盛,李睍不得已,把西夏仅余的数万精锐集中于都城中兴府,以及军事重镇灵州两地,想要依靠黄河和贺兰山天险,与蒙古军队做最后的较量。

灵州作为西夏军事要地,国都中兴府的最后一道屏障,易守难攻,存则西夏国还有一丝希望,失则西夏必亡。

如今蒙古大军兵临灵州城下,到底该如何应对?

年轻的皇帝李睍于御座之上抬起头来,探寻的目光,看向了一众殿内大臣。

“众卿,鞑靼大军既然到了灵州城下,为什么围而不攻?他们在等什么?”

年轻的李睍,问出了灵州守将宁子宁一样的问题。

尽管他也知道蒙军的一贯伎俩,围点打援,连欺带诈,但灵州是中兴府的门户,关心则乱,还是忍不住要问计诸大臣。

“陛下,鞑靼大军一路攻城拔寨,无坚不摧,但也损耗颇多。成吉思汗对灵州城下只围不攻,恐怕是因为损兵折将太多,暂缓攻城!”

新任的右丞相高良惠,思量着上前奏道。

高良惠的话,让殿中大臣窃窃私语,许多人都是点头,赞许高良惠的话语。

蒙古大军攻下西夏重镇不少,肯定消耗众多。他们也要休养生息,弄不好很快就会班师回漠北。

“嵬名令公,依你之见呢?”

李睍的目光,停在了党项贵族、夏人良将嵬名令公身上。

嵬名令公身经百战,战功卓著,虽然曾经被蒙古大军设伏俘获,但论到作战经验,在西夏国内,已经是无人能出其左右了。

这也是他这个新皇登基伊始,就重新启用战败赋闲的嵬名令公,以及擢升贤臣高良惠为宰相,张公辅为御史中丞的原因。

他想再努力一把,力挽狂澜,把大夏从灭国的边缘拉回来。

嵬名令公看了看须发斑白的宰相高良惠,又看了看皇帝期望的目光,一时不知道该如何回答。

成吉思汗虎狼之心,誓要灭了大夏,绝不会只取灵州。蒙古大军对灵州围而不攻,其本意是围点打援,志在攻下中兴府,要西夏亡国灭种。

「如章节缺失请退出#阅#读#模#式」

你看#到的#内#容#中#间#可#能#有#缺#失,退#出#阅#读#模#式,才可以#继#续#阅#读#全#文,或者请使用其它#浏#览#器

章节目录 下一页

穿越南宋当皇帝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,五色梅小说只为原作者浮沉的命运的小说进行宣传。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浮沉的命运并收藏穿越南宋当皇帝最新章节第117章 东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