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南东路推行新政,官军大肆抓捕和杀戮官吏豪强,一时间风声鹤唳,民间传的沸沸扬扬,匆匆赶来金陵讲武堂的几位参政大臣,人人都是忧心忡忡。

从血腥上位开始,皇帝每一步都是惊世骇俗,这一次更不例外。

刑不上士大夫,何况要给如此多的士大夫处以极刑。

“陛下,若是酷刑处之,恐怕史书也不好写,陛下三思!”

宰相薛极满面愁容,苦劝起赵竑来。

数百官员被抓,按照反贪律法,至少几十人要被处以极刑。如此大规模的抓捕和杀戮,可谓让人触目惊心,农家肥狂喷。

“陛下,我朝前例,刑不上士大夫,更不用说身首东市。一下子抓捕这么多朝廷要员,包括通判、知州、知府这样的一方父母官。恐怕会让朝野动荡,人心不安啊!”

帝师真德秀也是忧心忡忡,直言相劝。

抓捕的官员之中,建康康通判顾松、宁国府知府黄汝成、广德军知军杜适、江宁知县胡元峰、宁国县知县徐海等等,这都是科举取士的读书人,一旦处理不当,恐怕要满朝人心惶惶。???

还有抓捕的乡宦里面,致仕的士大夫也不少。皇帝才登基半年多,切不可自乱阵脚。

“陛下,我朝自立国至今,除真宗朝曾因贪腐处死过县令和主簿,数百年间,未曾以贪腐处死一名官员。本朝以儒立国,陛下千万不可大兴杀戮。请陛下慎之!”

“陛下,祖宗家法,不得杀读书人与言事着。陛下三思!”

宣缯和胡榘一前一后说了出来。

四个参政大臣,没有一人同意处罚犯罪官员。

不得杀大夫及上书言事人。子孙有逾此誓者,天必殛之。

宋太祖赵匡胤的碑言,似乎在赵竑的耳边飘荡。

可惜,不符合时代的,有违背历史潮流的,都会被他赵竑无情地除去。

子孙有逾此誓者,天必殛之。

可惜,他赵竑并非赵匡胤的孝子贤孙。

“真宗朝,那距离现在有200多年了。200余年,未曾因贪腐处死一名官员,当真是好朝廷,好律法啊!”

赵竑哈哈一笑,目光转向了江南东路制置使汪纲。

“汪卿,你觉得此案该如何处理?”

北宋初期,官员贪腐就无死刑,但还有杖脊、黥面、流放的刑罚,以震慑官员贪腐。

而到了宋仁宗赵祯治下,只需杖刑,发配外地。

至于那句“刑不上大夫”,则是宋神宗时期,官员贪腐,仅仅流放。就像大名鼎鼎的苏东坡,被贬斥同样是潇洒自在。

流放延续到了南宋,史弥远专权,吏治更加腐败,官员贪腐,已经没有人提及,何况惩治。

现在的根本就是,犯事官员不仅贪腐,而且是犯罪了。

这些执政大臣,他们在担心什么?

或者说,他们为什么要保这

「如章节缺失请退出#阅#读#模#式」

你看#到的#内#容#中#间#可#能#有#缺#失,退#出#阅#读#模#式,才可以#继#续#阅#读#全#文,或者请使用其它#浏#览#器

章节目录 下一页

穿越南宋当皇帝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,五色梅小说只为原作者浮沉的命运的小说进行宣传。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浮沉的命运并收藏穿越南宋当皇帝最新章节第117章 东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