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陵赏心亭,位于金陵城内秦淮河畔下水西门之城上,下临秦淮,尽观览之胜,是南京水西门内的一处名胜。

凭栏而望,夕阳西下,大江奔流,一往无前,群山掩映,杨柳依依,正是江山如画,一时多少……失意的豪杰。

不能改变现状,只能“万字平戎策”,换作“东家种树书”。这还不够失意吗?

“……落日楼头,断鸿声里,江南游子。把吴钩看了,栏杆拍遍,无人会,登临意。”

不自觉地,赵竑的嘴里,脱口而出这首辛弃疾空有一腔报国热情,却郁郁不得志写下的《水龙吟》来。

想干却干不成,眼睁睁看着却无能为力,最多只能吐槽一句“我草”或者“去你大爷”。

谁又能明白,那些仁人志士凭栏北望的辛酸和无奈。

他先行几日,微服出行,卫士则是护送火炮等教学器材随后赶来,一切从简,能免则免,尽可能减少沿途扰民。

到了他如今这个地位,已经没有了炫耀的必要,反而外出时的轻松尤其难得。

之所以提前几天到了金陵城,就是为了金陵城中久负盛名的一些胜景,比如赏心亭,登临怀古,凭吊先贤。

“陛下,当年辛稼轩来过这里,苏东坡、范成大、张孝祥也来过这里。陆放翁也登临此处,并有“黯黯江云瓜步雨,萧萧木叶石城秋。孤臣老抱忧时意,欲请迁都涕已流”之作。其忧国忧民之心,令臣肃然起敬。”

追慕先贤,田义在一旁轻声说了出来。

“陛下,扬州处江淮之间,居南北要冲,江南屏障。所谓守淮不守江,守江必守淮,故一定要守住扬州,不让任何人越过扬州,祸乱江南。”

周平向暮色中的江北望去,似有所指。

他先行一步到金陵,反贪司无声无息创立,属员已经在明察暗访,反贪反腐了。

故人西辞黄鹤楼,烟花三月下扬州。

当年的扬州烟柳画桥,风帘翠幕,如今因为战乱频繁,民生凋敝,满目疮痍。新任扬州知州杜杲的奏报,扬州需要修葺城池,募民春耕。堂堂的扬州城,才有不到五万人口,让赵竑都失去了去哪里追慕古迹的兴趣。

“只要让大宋崛起,后人也会说,你田义和周平也随朕来过这里。”

赵竑得意地一笑,对着北方指点江山,兴致勃勃。

“朕撤了赵氏兄弟,派杜杲去扬州,与民生息,兴修水利,让他五年之内,一定要让扬州恢复过来。总有一天,扬州会恢复昔日的繁华。”

杜杲此人精于实务,给赵竑的第一印象,此人大才,只能当一把手,不能屈居人下。

换句话说,当二把手都是浪费,何况一个小小的江山县丞。

话说回来,扬州知府赵范、赵葵兄弟为谋逆的老师郑清之求情,虽然勇气可嘉,但却是触了他的逆鳞。他若是不严惩,如何重塑皇权?

尽管这二人为

「如章节缺失请退出#阅#读#模#式」

你看#到的#内#容#中#间#可#能#有#缺#失,退#出#阅#读#模#式,才可以#继#续#阅#读#全#文,或者请使用其它#浏#览#器

章节目录 下一页

穿越南宋当皇帝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,五色梅小说只为原作者浮沉的命运的小说进行宣传。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浮沉的命运并收藏穿越南宋当皇帝最新章节第117章 东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