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政策商量好了,赵武开始点兵点将:“那么,张趯与祈午首先南下,齐策隐藏于你们军中,你们只带领各自的卫队,先到新智让智朔集结兵力,而后与智朔同行至宋,传召副帅回国主持国务。此后,宋地军队编为第四军,智朔位军将,张趯为军佐。此后,让智朔按齐策带去的行动方案北上,联合宋郑,威逼楚人。

祈午你,不用管第四军整编的事,你们俩出现在宋国,只是为了证明齐策带的执政府决议(齐策是赵氏家臣,而不是晋国卿大夫)确实出于执政府。所以抵达宋国后你就继续南下,如果南下途中遇到楚人,万事忍耐为上,只管一路疾行。等祈午你抵达范鞅军中,立刻以麾节通知范鞅,将当地军队编为第五军,以范鞅为军将,祈午为军佐,同时全军整军备战。待田苏与你们会合,你们按田苏的指示办。”

祈午刚才听得不是很完全,这会儿还迷糊着呐,他小心地问:“不是去吴国接晏婴吗?执政刚才说到底线,怎么又谈到郢都?”

田苏嘿嘿一笑,解释:“其实,我们也可以直接进攻郢都。我军驻扎在郢都城下,原本是为了监控楚军动态,以保证楚人履行承诺,参加盟会。范鞅之所以引军回避,那是军力不足,得到增援之后,他返回原来的郢都营地,也是一种理由——而后,范鞅可以用楚军北上出兵,未曾告知我们的理由进入郢都,责问郢都留守的大臣。

我细细考虑了一下,范鞅的到增援后,也不是不能威胁郢都的,此时楚军被当今楚君带领,正驻扎在郑国,如果我们第四军,在智朔的带领下迎楚军而上,那么楚国的绝大多数军队,也被我们分割了。只是,要做到这一点,范鞅需要孤军深入,智朔需要单独面对楚军,宋国郑国并不稳定,所以这条策略变数很大。”

叔向再度开口:“楚人一向自视过高,逼到绝境了反而有一种鱼死网破的凶狠,采用这一策略,很可能引发全面大战。别忘了,楚人在草签盟约的时候,背书:楚虽三户,亡晋必楚。所以,我们还是厚道点,对他们厚道,其实也是对晋国百姓的一种宽厚。

连年战争,百姓已经疲惫不堪了,这场大战一起,若速胜,我晋国还能支持下去;若不能速胜……楚国是大国,国力不下于我们,以前我们靠‘三军疲楚’赢得胜利,现在郑国宋国还没稳定,楚人若是频频威胁这两个国家,也搞一套‘三军疲晋’,我们就陷入麻烦中了。”

张趯想了想:“郑国不可靠,宋国不可依仗,我们第四军迎上楚军,看似兵力雄厚,其实不堪一战。如果出于稳妥考虑,让范鞅的第五军与我们汇合,元帅在带领军队南下,那么楚军就在郑国被我们包围了,如此,不战,亦能使楚国屈服。”

“这个计策过于示弱”,齐策也不是善茬,他温柔地笑着,解释:“楚人擅长耍赖,我大军包围上去,楚人或许马上服软,但他们不会对这种服软心甘情愿,事后必定会再度捣乱。楚军一服软,

「如章节缺失请退出#阅#读#模#式」

你看#到的#内#容#中#间#可#能#有#缺#失,退#出#阅#读#模#式,才可以#继#续#阅#读#全#文,或者请使用其它#浏#览#器

章节目录 下一页

春秋小领主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,五色梅小说只为原作者赤虎的小说进行宣传。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赤虎并收藏春秋小领主最新章节第二百四十二章 像驯猴子一样调教人